塑料拖鏈模具結構設計
2016-6-21 17:15:41點擊:
澆注系統的設計
塑料拖鏈板要求表面光滑、外形美觀,因此模具選用側澆口。為了保證充填完整選用扇形澆口,該類澆口進料口寬闊,可保證進料通暢,同時也可降低制品的內應力,減少成品變形。澆口位置的選擇如圖2 所示。澆注系統由主澆道、橫澆道、內澆口和拉料桿等組成。主澆道入口直徑為3.5mm,脫模斜度為1° ; 橫澆道截面形狀為圓形,直徑為 6.0mm; 扇形澆口入口尺寸寬度為3.0mm,厚度為0.8mm,斜度為40°; 拉料桿的設置是為了保證澆注系統的凝料順利脫模,直徑為 6.0mm。
為了使注塑工件順利脫模需設計抽芯機構,抽芯機構由楔緊塊、滑塊、側型芯、導滑槽和限位螺釘等組成,如圖3 所示。凸臺和側凹的抽芯設計為動模抽芯,其抽芯力及抽芯距均很小; 楔緊塊采用螺釘固定在定模板上,與滑塊采用T 型槽連接,開模后楔緊塊和滑塊相對運動促使滑塊帶動側型芯沿著導滑槽移動,實現了凸臺側型芯和側凹側型芯與塑件的脫離。
為使塑件的內凹在開模時順利脫模,設計了定模抽芯機構,該機構由壓板、彈簧和凹槽斜頂等組成,如圖4 所示。開模時,一直處于壓縮狀態的彈簧松開,產生的彈力使得凹槽斜頂向外側運動,直到凹槽斜頂和工件脫離,實現定模凹槽斜頂的脫模。
塑料拖鏈板要求表面光滑、外形美觀,因此模具選用側澆口。為了保證充填完整選用扇形澆口,該類澆口進料口寬闊,可保證進料通暢,同時也可降低制品的內應力,減少成品變形。澆口位置的選擇如圖2 所示。澆注系統由主澆道、橫澆道、內澆口和拉料桿等組成。主澆道入口直徑為3.5mm,脫模斜度為1° ; 橫澆道截面形狀為圓形,直徑為 6.0mm; 扇形澆口入口尺寸寬度為3.0mm,厚度為0.8mm,斜度為40°; 拉料桿的設置是為了保證澆注系統的凝料順利脫模,直徑為 6.0mm。
圖6 冷卻水路示意圖
圖4 定模抽芯機構
圖3 側向抽芯機構
圖2 澆注系統
圖1 塑料拖鏈板
抽芯機構的設計為了使注塑工件順利脫模需設計抽芯機構,抽芯機構由楔緊塊、滑塊、側型芯、導滑槽和限位螺釘等組成,如圖3 所示。凸臺和側凹的抽芯設計為動模抽芯,其抽芯力及抽芯距均很小; 楔緊塊采用螺釘固定在定模板上,與滑塊采用T 型槽連接,開模后楔緊塊和滑塊相對運動促使滑塊帶動側型芯沿著導滑槽移動,實現了凸臺側型芯和側凹側型芯與塑件的脫離。
為使塑件的內凹在開模時順利脫模,設計了定模抽芯機構,該機構由壓板、彈簧和凹槽斜頂等組成,如圖4 所示。開模時,一直處于壓縮狀態的彈簧松開,產生的彈力使得凹槽斜頂向外側運動,直到凹槽斜頂和工件脫離,實現定模凹槽斜頂的脫模。
推出機構的設計
綜合考慮塑件的結構,選用推桿推出的方式從定模中取出塑件。推桿材料為45 鋼,有3 種規格,分別是直徑為 6.0mm 的推桿1,直徑為4.0mm的推桿2,直徑為 3.0mm 的推桿3,3支推桿均勻分布在工件和澆注系統凝料表面,如圖5 所示。模具的復位機構采用復位桿與復位彈簧相結合的結構,可以在推出塑件后利用彈簧力將推桿及時復位。同時為防止模具的變形,設置了支撐柱,有效地增加了模具的強度,從而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。
冷卻系統的設計
該塑件需要批量生產,且要求表面光滑及外形美觀,因此模具設計了冷卻系統。根據模具的結構,在定模和動模中分別設置了冷卻水路,如圖6所示。冷卻水管均勻分布在型芯板和型腔板上,水路所用水管是直徑為6.0mm 的圓形銅質水管。
- 上一篇:工程塑料橋式全封閉拖鏈 2016/6/28
- 下一篇:塑料拖鏈結構參數介紹 2016/6/10